有的学者认为,能够把社会史与思想史熔为一炉的学者,侯先生是突出的代表,我认为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关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有一点肤浅的体会。20世纪80年代初,我应《历史研究》编辑部的要求,写一篇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史内部分期问题的综述性的文章。关于封建社会史内部分期有许多种看法,侯先生所持之论是一种看法,因此我认真阅读了侯先生的《中国封建社会史论》[9]中的一篇文章,即上文提到的《中国封建制社会的发展及其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特征》一文,这篇长文有100多页。我读后非常惊讶,同时也非常钦佩他那种严谨的治学精神。因为在我的心目中,侯先生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家,而他对社会史却有如此精深的研究。他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史内部分期是“两分法”。为了证明两分法,他写了100多页的长文来论证他的论点。文章所论,涉及封建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唐代发生相对变化的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等级制度及唐代等级制度的再编制”,“中国封建社会农民人格的隶属关系、剥削制度和地租形态及其在唐代的转变”,“唐代统治集团内部的分野和党争”等。此外,他还撰写了《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的农民战争及其纲领口号的发展》,从另一个视角对上述论点做了说明。[10]可见,如果不读侯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就不能真正读懂他的《中国思想通史》。对于这一点,我们今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了。同时我也认为,侯先生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道路是着眼于中国社会史的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这个研究方法和研究道路已经远远超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范围,具有普遍的意义,即社会史研究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近20年来,关于文化史、社会史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风起云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很有生气的表现;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侯外庐先生所说的社会史研究受到了削弱,这是今后大家应当予以关注、予以弥补进而予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关影视:风雨西津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