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陀坐像,出自北方邦马图拉卡特拉,公元2世纪,杂色红砂岩,高69.2厘米。马图拉政府博物馆
▲ 佛陀教导像,鹿野苑,公元5世纪,砂岩,高157.5厘米。瓦拉纳西,鹿野苑博物馆
关于这位超人类的佛陀,还有那些无形无相时期的脚印与空马鞍,很少有绘画作品流传于世。就像古代地中海地区的绘画那样,有幸留存至今的作品大多是壁画。印度西部有一处名为“阿旃陀”(Ajanta)的佛教朝圣地,在瓦格拉河(Waghara)畔的偏远峡谷中,人们在火山岩中开凿了一连串佛龛,里面满是各种绘画与雕刻作品,最早的创作于公元前200年前后的孔雀王朝时期。笈多王朝时期的洞穴壁画则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精美而世俗的风格,其中有一幅作品描绘的是名为观音(Avalokite?vara)的菩萨(bodhisattva),有时也称“莲花手观音”(Padmapani),在中国就称作“观音”(菩萨是一种神灵,他们不惜延迟自己的证悟,以帮助其他凡人寻求涅槃)。这幅画中的观音菩萨戴着珍珠项链和镶嵌珠宝的高冠,在灼灼华冠的映衬下,观音所持的莲花(“莲花手”或“持莲者”的别名也由此而来)显得格外娇柔——事实上,他很有可能被误认成未弃绝尘世的悉达多。和所有菩萨一样,他显得超凡脱俗,雌雄莫辨,没有确定的性别,既可以作为男人,也可以作为女人。即便如此,这幅精致华丽的观音像还是让人心生疑窦:如此世俗而奢华的形象怎么会出现在佛教氛围里呢?但这与佛教教义也许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是途经阿旃陀的那些商人出手阔绰,大方地资助了这些装饰作品。